熱烈祝賀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城市精細化管理”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發布日期:2021-07-27 瀏覽次數:908

2021年7月21日,歷經嚴格地審核之后,本機構總經理陸玉暉先生向廬陽區城管局局長頒發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各大官媒對此都進行了報道,現全文轉載如下。
原標題:合肥廬陽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轉載自人民網- 安徽頻道原文鏈接)
老城區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近日,合肥市廬陽區精細化管理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也是安徽省首家和唯一一家通過質量管理認證的城市管理工作單位。
著眼“精細管理”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開始繡花之前,必須有“圖樣”作為行針走線的方向、規范。據廬陽區城管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6月份全省首推城市精細化管理以來,廬陽區城管局出臺“1+4”的行動方案,圍繞環境衛生、街面秩序、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四個方面制定高于全市要求、接軌長三角先發地區的廬陽精細化管理標準“圖樣”,同時以“圖樣”為操作指南開展精細化管理行動,做到市容市貌整潔干凈、環境優美、管理精細,著力創建精品示范區。
“為了確保精細化管理目標落到實處,我們還建立了‘兩長兩員’的巡查包保和考核機制,依托智慧廬陽(城管勤控)系統,實現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快速發現、快速處理。”該負責人介紹,在環城路內首批試點的40條道路(街巷)基礎上,延伸覆蓋至臨泉路以內121條道路街巷,同時堅持因地、因時制宜,將道路劃分為一級道路(街巷)、二級道路(街巷),分別設置督查長、路巷長、巡查員、處置員,通過聯動配合實現了道路、街巷實時巡查督查,確保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快速發現、快速處置。
此外,廬陽區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實現數據賦能,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廬陽區城管局建立了具有滾動采集、實時錄入、動態分析等多種功能的‘智慧廬陽’(城管勤控)平臺,嵌入社區網格之中,裝進城管隊員口袋,實現掌上調度、掌上采集、掌上監管,城市管理問題處置效率全速提高,縮短了服務市民群眾距離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該負責人說道,精細化管理實施兩年多以來,共處置“智慧廬陽”(城管勤控)平臺城市管理案件10萬余件。
聚焦群眾需求
“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總體目標是讓群眾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該負責人介紹,自合肥市廬陽區2019年6月份安徽省首推精細化管理兩年多以來,聚焦市民群眾日常生活反映的飛絮擾人、管線凌亂、停車難等“急難愁盼”事,持續開展精細化管理行動,用一針針“繡花功夫”,煥發老城區新活力,“繡”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廬陽區率先在全市開展架空管線整治和“多桿合一”工作。截至目前,該區臨泉路以內所有道路都已完成“多桿合一”工作,共計合并桿件、標牌529處,拆除無效桿件、多余標牌730處。環城路范圍內,安慶路、壽春路等6條道路完成架空管線整治,共拆除線桿115根,清理架空線纜長度220千米。
廬陽區在全市率先對老城區開展楊樹換植工程,目前完成宿州路、北一環路721株楊樹換植,城區二環內1876株、二環外4719株楊樹全部科學合力矮化截干整治,實現讓廬陽街頭綠植“養眼不迷眼”。
廬陽區以“一廁一景一文化”為目標,通過綠化、裝飾等方式提升公廁外觀品質,推行“星級管理”,優化廁位比例、增設便民設施。該區還在安徽率先發起“城市社會服務單位公廁聯盟”行動。目前,全區已實現設施條件合格的352家社會單位共412座“內部廁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淮河路步行街周邊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
廬陽區在全市首創機關單位實施“共享停車”,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放停車場7家,停車泊位1472個,利用待建空地、邊角空地新建臨時停車場12家,停車泊位1003個,推動百貨大樓、省立醫院停車場“平改立”,停車泊位擴大至原先3倍,老城區停車難得到緩解,交通環境得到優化。
持續攻堅違法建設治理專項行動,自去年11月2日至7月15日,廬陽區已拆除違建7358處、753993平方米,助力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人居環境、城區空間得到較大的改善和提升。(張馨 肖倩 余申杭)
